"> 2008年度江门市环境状况公报
首页 > 环境质量 > 年度环境状况公报

2008年度江门市环境状况公报

发布时间:2009-08-19 【字体:

环境质量状况

一、城市环境质量状况

1、环境空气

2008年江门市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96.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分别为0.038毫克/立方米、0.026毫克/立方米、0.076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与上年持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比上年上升13.0%。降尘年月均值4.60/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推荐标准,比上年下降3.0%。市区空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

市区受酸雨污染严重,降水pH均值4.82酸度比上年低0.3pH酸雨频率58.5%比上年上升3.5%

2、水环境

2008年城市饮用水源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2008年地表水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以~Ⅳ类为主,合计占监测断面的64.3%;监测的14个断面中,除牛湾断面为类水质,达不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外,其余断面水质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要求,断面水质达标率92.9%

西江干流水质优,符合类水质标准;西海水道和潭江干流水质良好,均以类水质为主;江门河水质轻度污染,符合类水质标准;天沙河水质中度污染,符合类水质标准;潭江新会区段水质轻度污染,以类水质为主。6个河段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值0.160.72,西海水道最低,天沙河最高。与上年相比,各河段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2008年监测断面中出现超类标准数值的以化学需氧量最多,57.1%的断面出现超标数值;其次为溶解氧,50.0%的断面出现超标数值。

近岸海域除铜鼓湾水质良好外其他测点水质均为优。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100%黄茅海、广海湾、海宴、镇海湾、上下川符合二类标准,铜鼓湾符合三类标准。与上年相比,铜鼓湾水质有所下降,达类标准;其余近岸海域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

3、声环境

市区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处于较好水平,等效声级平均值55.7分贝,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标准,比上年上升0.1分贝。声源构成比以生活和交通类声源为主。

市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3分贝,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4类区(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间标准,质量处于较好水平,比上年上升0.1分贝。

市区各环境噪声功能区等效声级年均值中,所有23类区环境噪声功能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及4类区环境噪声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符合相应的标准,其余1类区环境噪声功能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及4类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夜间等效声级超过其相应的标准功能区噪声全年超标率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二、污染物排放状况

1、废气

江门市2008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2679876万立方米,二氧化硫为51703.9吨,氮氧化物为43926.2吨,烟尘为22823.2吨,工业粉尘为13838.8吨。

2、废水

2008年江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32617.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925.7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691.7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年排放总量为51711.2吨,其中工业占32.0%,生活占68.0%;氨氮年排放总量为4471.3吨,其中工业占20.3%,生活占79.7%。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49.0%

3、固体废物

2008年江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30.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22.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6.6%

2008年市区生活垃圾清运量38.77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

 

2008年,我局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环保局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实施“环境优市”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环保规划,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强化环保执法,严格环保准入,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安全和群众环境权益,积极推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

一、全力推进污染减排,确保完成年度削减目标任务

2008年,我局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一是按照国家和省污染减排工作的要求,组织制订全年污染减排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加强污染减排工作领导。配合市政府组织召开污染减排工作会议。市政府把污染减排工作都列入每季度市、区长座谈会内容进行研究和部署,推进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污染减排工作合力。四是全面加强检查和督办力度。每月定期对全市污染减排工程项目进行督查督办,并针对存在问题发出督办通报。通过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工作,有力地推进全市污染减排工作的开展。经省环保局核定,2008年全市COD减排2100吨,二氧化硫减排2600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COD减排2000吨、二氧化硫减排2200吨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二、加大污染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1、饮用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

组织编制《江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根据《江门市加强城乡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大力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重点对全市15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周边的厂企进行全面排查,对17家存在饮用水源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有效整治。组织对各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及时通报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情况,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2008年,全市共完成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的计划项目5个,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到30.7万吨/日。

2、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扎实开展

我局组织制定的《江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十三届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印发给各市(区)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联合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责令各营运单位对超标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加强对各机动车尾气检测站监督管理工作,组织达到规范要求的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向省环保局申请检测委托。至2008年年底,市区7家机动车检测机构9条检测线全部通过省局验收。

3、强化和规范固体废物管理

2008年,我局结合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督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法收集、贮存、运输、转移、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违法行为。2008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5043人,排查企业2004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92个(处),对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企业狠抓整改和跟踪督办,已完成整改91个,限期整改隐患1个。对高危企业造册,健全风险源动态档案,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4、加强辐射环境监管

全面组织开展对全市放射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008年共核查在册涉源单位91家,放射源总数268枚,在册射线装置单位155家,射线装置391台,完成80枚废旧放射源的收贮,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换证65宗。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督促进行整改,大大降低了放射源安全事故的风险。

三、强化环境执法,努力解决重点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1、深入开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重污染行业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206人次、检查企业7651厂次,对发现的环保违法问题依法进行立案查处。全市共立案查处248宗,限期治理13宗,限期整改28宗,累计罚款556万元,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2、切实解决重点环境问题

一是对重点环境问题和重点污染企业实行挂牌督办。确定蓬江区棠下协成服装洗水厂等20家环境违法企业为挂牌督办对象。通过挂牌督办,明确整改时限,抓好跟踪督查,并定期在新闻媒体对整治情况进行曝光,提高对违法排污企业的震慑力。二是加强环境案件后督查。对2003年以来的环境违法案件、2005年以来挂牌督办案件以及近两年来重点环境信访案件共计638宗开展后督查,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通过挂牌督办和开展环境案件后督查,解决了一批重点环境问题,有效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和环境安全。

3、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通过严格落实市政府信访、维稳目标责任制,领导接访日和下访制度,持续改进环境信访处理办法,认真办理市政府及局领导手机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环境投诉事项,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环保扰民问题。2008年共受理12345热线环境投诉3795宗,上级交办投诉497宗,群众来信、来访、来电695宗,所有投诉均按时办结并回复。特别是对重点环境信访案件进行认真排查,由局领导对12件突出环境信访问题实行包案处理,均得到了较好地解决,有效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由于创新了工作方法,加大了投诉处理力度,2008年市区的投诉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31宗,环境投诉高发态势得到进一步遏制。

四、严格环保准入,积极开展规划环评,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

1、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

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环保工作“三个一律”和“五个不准”,在源头上控制污染新增量,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积极推进规划(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推进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江门港总体规划、江门市公路网规划、江门市交通枢纽规划等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继续跟进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崖门口沿岸重化产业带(江门银洲湖)、台山广海湾工业园区规划等园区建设的规划(区域)环评,组织评审了广东银湖湾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

3、深入开展污染行业统一规划定点工作,推进污染集中控制

进一步推进新会崖门、开平月山和台山沿海三个电镀定点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相关环评工作,组织编制我市造纸、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固废综合利用或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方案,有力推动了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源集中管理。同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安排清洁生产审核单位7家,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4家。

五、创新机制,进一步推进污染源长效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和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管理制度

在《江门日报》设立“环保红绿灯”专栏,并在媒体上公开环境执法信息。研究制定《江门市环境保护局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试行办法》,每年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一次环保信用评价,根据各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行为信用状况,评出环保诚信、环保警示、环保严管三个等级,依次以绿牌、黄牌、红牌标示,并将评价结果于每年12月份在媒体上公布。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对违法排污企业的震慑力。

2、深入实施绿色信贷制度

强化环保和银行间的环保信息共享制度。2008年,我市共受理了60家企业办理环保守法证明申请,并积极协助银行、市委统战部等单位核查相关企业的环保情况。其中有20家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环保问题,均被采取了限制贷款等措施,企业受到了很大震动。

3、积极推进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按照《江门市省控以上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我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008年,我市23家国控、省控企业中除了两家破产或停产外,其余21家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我局监控平台联网。

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各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精心策划、全员参与、加强指导,全面落实清查、入户普查和数据审核各阶段工作任务,稳步推进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8年,我市已经全面完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污染源普查数据上报工作。全市共普查工业污染源14594家,生活污染源9964家,集中污染治理设施20家,农业污染源29128家。根据省普查办的统一要求,市、县两级普查机构正开展进一步数据审核、校正工作。

七、深入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

按照环保部《关于组织对江门等11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进行复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市组织制定《江门市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整改工作任务分工表》,进一步明确各市、区和有关单位工作考核目标,落实层级责任制,有力促进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工作的开展。根据10月下旬省环保局指导组对我市复查提出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我市相关部门狠抓整改工作。至2008年年底,我市各项指标均基本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考核标准的要求。

八、统筹兼顾,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1、依法征收排污费

2008年市区征收排污费为3175万元,其中本级次排污费收入为2698万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2、狠抓环境宣传教育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组织开展市区中小学生“环保购物袋创作设计比赛”和举办“环保购物袋创作设计比赛”获奖作品展览;结合创模复查,以“弘扬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典范城市”为主题,组织新闻媒体、移动、电信公司、各市区及市直单位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扎实开展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通过与电视台制作专题电视片《治污先清源》,在报纸上刊登《污染源普查知识竞赛》,制作大型的户外广告宣传牌等宣传活动,让公众更形象地认识环保,更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3、强化环境监测

一是围绕污染减排和污染源普查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开展污染源监测。全年共编发污染源例行、监督性监测等报告950余份,共获得污染源监测数据11万余个。二是完成各项指令性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任务。全年共获得各种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20余万个,完成编制《2007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地级市交界水质年度监测总结报告》、《环境监测季报》。三是进一步完善《江门市环境突发事件环境监测预案》,举行了两期环境突发事件环境监测培训,参与市政府应急办组织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4、扎实做好环境信息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按照市政府要求,完成江门市公文交换系统平台建设,并与市政府实现电子公文交换;强化局公共网站管理,委托广州易宝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对我局公共网站做进一步优化,增加了12个栏目。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8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完成环境影响评价项目608项,其中报告书40项,报告表568项。

5、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拓展渠道多方筹集专项资金

2008年以来,我局积极向省环保局和省财政厅申请环保专项资,全市获得省环保专项资金、省级生态示范创建补贴、珠江流域水质保护专项资金、省污染减排专项资金和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1876万元。通过省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推动我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时期我市环保事业大发展。

九、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1、积极开展解放思想专题调研活动

按照市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的部署要求,联系我市环保工作实际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着力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环保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确定14个方面主题开展调研,积极探索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共制订11项工作创新举措,以调研成果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深入开展“三创建三促进”学习实践活动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结合;二是与推进ISO质量管理工作结合;三是与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结合;四是与开展环保各项业务工作结合。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从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反馈的情况来看,我局去年环境投诉处理满意率达99%以上;二是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水平明显提升。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明显提升。全市二氧化硫和COD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促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创建三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推进了机关工作创新,提升了机关工作效能,进一步树立环保部门良好形象。